中国科协各级组织要坚持为科技工作者服务、为创新驱动发展服务、为提高全民科学素质服务、为党和政府科学决策服务的职责定位,推动开放型、枢纽型、平台型科协组织建设,接长手臂,扎根基层,团结引领广大科技工作者积极进军科技创新,组织开展创新争先行动,促进科技繁荣发展,促进科学普及和推广,真正成为党领导下团结联系广大科技工作者的人民团体,成为科技创新的重要力量。 ——习近平
二维高温超导体研究取得新进展
2022-12-09 19:30:09中国科技大学陈仙辉院士与复旦大学物理学系张远波课题组合作,在揭示高温超导机理方面取得新进展。记者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获悉,该成果已于近日在线发表于国际顶级期刊《自然》上。
超导是物理学中最迷人的宏观量子现象之一,是历久弥新的研究领域,目前全世界已有10位科学家凭借超导研究成果共获得5次诺贝尔物理学奖。高温超导,是指某些材料在温度降低到某一临界温度,电阻突然消失的现象,零电阻和完全抗磁性是超导的两大特征,但非常规高温超导的机理依然没有完全解决。如何找到通向高温超导秘密之门的钥匙,是科学家们孜孜以求的问题。物理学家通常的研究方法是尝试用最简洁的模型来揭示世界本源规律。
铜氧化物高温超导体,具有形式多样的三维层状晶体结构。迄今发现的所有铜基超导体的晶体结构,均含有相同的铜氧结构单元。这些铜氧结构单元被认为是高温超导电性的起源,尤其是理论物理学家在研究高温超导机理时,主要基于铜氧结构单元建立二维理论模型。因此,在实验上验证含有铜氧结构单元单层的二维超导体是否与相应的大块晶体具有相同的超导电性和正常态物理,非常有意义。陈仙辉与复旦大学张远波课题组经过多年探索和尝试,成功获得单层的铋2212超导体,并在实验上发现该单层铜基超导体与相应的块体铜基超导体具有完全相同的超导转变温度、载流子浓度依赖的相图和反常的正常态行为。这些发现为高温超导体二维理论模型提供坚实的实验基础,也为高温超导体的实验研究提供新的思路。
责任编辑:侯博
来源:光明日报省、自治区、直辖市科协
省会、计划单列市科协
吉林省省级学会
科普网站
媒体网站
吉林省科学技术协会主办
吉ICP备案号18002506号
技术支持:吉林省科学技术协会信息中心 吉视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吉公网安备 22010402000667号